近日,銀川市賀蘭縣公安局德勝工業園區派出所舉行“迎新春”防電信詐騙宣傳活動,海亮社區民警現場拉橫幅、答疑問,動員群眾談“身邊的詐騙故事”,同時還將精心準備的防詐小禮品發放給群眾,受到廣泛好評。
“輔警盛亞寧在寒冷的傍晚等待我半小時,就單單為了還我的手機,要求該部門對民警給予表揚!”1月25日20時,德勝工業園區派出所收到12345市民點名表揚輔警盛亞寧的派發工單,只因他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撿到了群眾的手機。
2025年,德勝工業園區派出所以推動民生問題解決為出發點、提升群眾滿意度為落腳點,廣泛動員,專職網格員、義警、治保會成員每天奔走在各自負責的網格里,幫助解決群眾困難,助力化解社會矛盾,全力排除安全隱患,積極拓寬民意搜集渠道,并建立健全回訪機制,壓實主體責任。
1月20日中午,位于德勝工業園區商圈聚集中心的沙海路街區寧靜悠閑,不少商家都在休息。然而,海亮警務室里,一場“化解矛盾風險 維護社會穩定”專項行動推進會的討論正在熱烈進行中。
“我們每個月都召開這樣的民主議事會,從行業場所管理,到店鋪消防安全,包括反詐防騙等,很多‘金點子’,就從這里萌芽而出,這不臨近春節,我們更要打起精神!”社區民警馬耀林說道,以爭創“塞上楓橋”新警務為目標,他們在海亮警務室依托“警網融合”機制創建“互聯網+一援三聯調”矛盾糾紛化解機制,構建“1名專職民警+1名律師+X名兼職調解員”的專業調解隊伍,依托海亮警務主陣地,對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發現在早、防范在先、處置在小。
“馬警官嗎!大過年的天鵝湖小區李女士鬧著和丈夫離婚,家里兩個孩子,把孩子爺爺急壞了,需要你幫助處理。”1月24日,在警務室值班的馬耀林聽了義警小張的話迅速跑向居民家中,找到這對夫妻。通過交談,馬耀林經過幾個小時的勸解,雙方終于冷靜下來,王大爺對社區民警的熱情勸說和幫助感激不盡。
德勝派出所針對轄區治安特點,發動保安員、保潔員、消防員、城管隊員、網格員、快遞外賣員等各行各業工作人員,做實“1+2+N”群防群治體系,組建了義警隊。在冬季行動中,德勝派出所發動5支總計72人的義警隊伍、120名治保會成員等各類志愿者參與街面巡邏守護、防范打擊和應急處突工作,解決了警力不足這一老大難問題。
德勝工業園區派出所轄區有各類經營單位上千家,一度曾面臨垃圾亂扔、車輛亂停,還有店家油煙擾民、噪聲擾民等易發多發治理難題。在尋求最佳解決方案中,邀請店家一起商量如何解決“企業商戶門責”的落地實施。
早先位于沙海路的某酒吧,晚間營業時間長,顧客又以年輕人居多,產生的噪聲嚴重影響了周邊居民休息,曾引發重復報警和多次投訴。家住公園華府小區的王女士說:“要感謝德勝派出所,民輔警、義警、業主多次交涉、溝通,反復調解,最終既保障了酒吧服務的供給需求,又滿足了規范有序的管理要求。”
1月24日凌晨,德勝派出所值班室電話響起,派勝金溪里商戶報警稱,價值1000多元的一盒鹽池灘羊被偷。派出所迅速調集警力趕赴現場,民警張鵬輝帶領輔警李濤杰、楊超開展走訪調查,10多小時迅速確定違法行為人,為商戶追回了損失。
企有所呼,警有所應。每當夜幕降臨,德勝工業園區商圈皆可見到閃爍的警燈,全副武裝的民警穿梭巡邏。堅持“警力跟著警情走”,派出所開展“見警察、見警燈、見警車”行動,將燒烤店、商業街區等夜間營業的區域和部位列為巡防重點,并將巡邏時間延長至凌晨。同時以社會面“企業聯防”為依托,充分發動社區網格員、義警、企業保安等廣大群眾力量,協助開展突發事件的先期處置,組織開展企業保安駐巡工作,每日在重點部位駐防,問詢安防情況、排查安全隱患、糾治風險苗頭,并定期將門責管理熱點、難點問題,交由店家共商共議并形成針對性強的解決方案,實現“門有人看、哨有人吹、事有人管”。(寧夏新聞網記者 胡俊 圖片由警方提供)